伴隨《國家醫療保障CHS-DRG細分組方案(2023版)》和《按病種分值付費(DIP)技術規范》的持續優化,DRG/DIP支付方式改革進入深化落地階段,我們進入了「雙D?。玻皶r代」。
相比1.0時代,兩者的核心差異主要體現在:
一、數據源與編碼體系升級1.0時代:
依賴病案首頁數據,存在編碼不統一、數據對照錯誤等問題。
2.0時代:全面采用醫保結算清單數據,統一醫保編碼2.0標準,通過數據標準化降低治理成本,提升分組精準度。
二、分組精細化程度提升1.0時代:
ADRG核心病組為 376組,不夠細化。
2.0時代:ADRG核心病組升至409 組,增加了33個分組,其中新增26組、細化10組、刪除3組,更貼合臨床實際。
三、成本控制化
1.0時代:支付標準相對寬松,醫院可能會通過「多開藥、多檢查」獲利。
2.0時代:醫保部門通過細化分組、動態調整支付標準,引導醫院優化診療流程、控制不合理成本。醫院需平衡醫療質量與費用管理,避免因粗放運營導致超支風險。
同時,醫保2.0對醫院也提出了新的挑戰:
一、數據治理與系統升級壓力
需適應醫保結算清單填報規范,改造HIS、LIS等系統以對接2.0編碼體系,技術投入成本高。
二、臨床路徑與診療模式調整
醫生需在「療效」與「費用」間平衡,可能傾向保守治療或縮短住院時間,增加患者復診風險;復雜病例(如合并多種基礎病的患者)可能被推諉或延遲治療。
三、成本控制與績效分配矛盾
在DRG支付方式改革下,醫療機構需控制成本,以實現DRG病組支付標準內的收支平衡。
但醫生傳統「多勞多得」績效模式與控費目標沖突;需建立DRG支付方式指導下的的績效考核體系,同時避免打擊醫生積極性。
四、信息化與精細化管理能力不足
缺乏實時預分組、費用預警等工具,難以精準控制成本;需建立??茖2∵\營分析體系,但數據質量與分析能力不足。
五、特例單議機制的運營復雜性
2.0將特例單議比例從1-3%(DRG)和約2-3‰(DIP)提升至5%和5‰,雖保障復雜病例治療,但需投入額外人力審核與溝通。
醫保2.0通過數據標準化與分組精細化,推動醫院從「規模擴張」轉向「成本控制」,但同時也對醫院的數據治理能力、臨床管理靈活性及信息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。醫院需通過優化病種結構、強化臨床路徑管理、升級信息系統等方式應對挑戰,方能在改革中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在多數醫療機構仍艱難適應新規時,浙江省腫瘤醫院已率先蹚出一條轉型之路。在DRG支付下已經實現:
??。模遥墙Y余連續多年排名全省前列,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;
? 國家級醫保改革試點單位,多項經驗被全省推廣!
? 在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,持續位列腫瘤??漆t院前列!
3月3日18:00,浙江省腫瘤醫院醫保物價部主任吳風琴將首度公開其醫院的DRG「破局秘籍」!
直播干貨:醫院DRG執行中的痛點及應對策略
主講人吳風琴主任深耕醫保管理10多年,參與國家醫保改革試點項目,手握多家醫院DRG落地案例!
課程核心內容搶先看:
一、政策深水區:DRG規則下的「隱形雷區」
浙江DRG特殊規則:點數貶值趨勢明顯(2020-2023年全省點值平均下降7%)、特例單議申請難、國談藥品激勵政策復雜;
醫院「踩坑」案例:因病案首頁書寫不規范導致DRG分組錯誤、未及時申請新技術出組而慘遭扣費。
二、成本管控「殺手锏」:從「粗放管理」到「精準控費」
標桿值動態調整:如何根據臨床實際設定藥品、耗材標桿值?(如放射性粒子植入病例入RC1組,藥品費用標桿值下調30%);
腔鏡手術「保命法則」:區分腔鏡與非腔鏡手術的標桿值,避免因技術差異被誤判為過度收費;
高值耗材「豁免清單」:哪些耗材費用不納入DRG考核?(如PICC置管術、溫熱化療術等)。
三、信息化賦能:DRG管理「神器」怎么用?
實時預分組功能:電子病歷端一鍵查看模擬DRG分組,提前預警費用超標風險;
15天再入院管控:自動篩查同一DRG組短期重復住院病例,避免無效勞動;
藥品耗材超標統計:按科室、病種生成超標清單,輔助精準控費。
四、 績效改革:醫生如何從「多開藥多拿錢」轉向「高效服務賺工分」?
堅持「兩不原則」進行考核:
? 不扣罰合理虧損(正常倍率虧損組),保障醫生積極性;
? 不放過問題病例(費用異常≠技術難度高),嚴查不合理用藥?!?/p>
注: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